编剧: 英文名: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豆瓣评分: 0 IMDB评分: 0
屏 幕:3D/中国巨幕
制作成本:$40,000,000/estimated
台词金句:
精彩对白:
制作人员:
精彩影评:
1楼120帧真的好清楚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头发一根根的毛茸茸的质感第一次看3D电影真的想去伸手摸,而且视点主观客观来回切,好多瞬间感觉自己在玩VR游戏。看到结尾的时候也是差点看哭,感觉前面的平铺直叙其实一直在累积心中的那个分量,在最后他的抉择中爆发情感的力量。李安讲的不是什么精彩的故事,而是人物状态构建出的社会状态。Like王家卫的《一代宗师》看似将叶问,实则是用叶问的眼睛来看整个江湖,只不过一个东方的典型武侠故事,一个西方的非典型战争故事。
2楼战争的残酷性不仅仅在于剥夺人的生命,同时也会剥夺人的灵魂。英雄的称号固然是光荣的,而对于社会英雄已经背负了太多其所能承受的社会意义,而对于英雄本身而言最不被人理解的就是战争对人性的改变和影响。主流政治导向的驱使下人们以为宣扬为国而战的英勇光荣,而却没人能意识到战争背后的**政治目的。60帧版的画质让电影在整体感官上加成不少,尤其表现在对于细节刻画,整体和局部的动态画面立体感更强;中场演唱会音效简直身临其境。
3楼“people move on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but sometimes nothing is better than something”就像剧中经纪人所说的,如果这是一部电影,那这句话绝对是电影的高潮。没错,李安拍的不是电影,而是褪去美国大兵光环后,二等兵林恩和他的战友从战场回来经历的一系列现实生活。n 现在人们关心的,大多都是一个事件与自己的关联,而似乎越来越少的人关心事件本身了。就像林恩自己所说的,“It is sort of weird, being honoured for the worst day of your life”。
4楼剧情一般。画面确实比较清晰,战争的场面很逼真,看不到120帧的真是遗憾。中场表演结束后的那个上半身特写镜头可以媲美《巴顿将军》;所谓的硬切不知道是不是刻意为之。另外看着升旗流泪的那一幕,刚刚破处之后的男主随着升旗仪式联想到自己如不参军在正常情况下与啦啦队员交往的场景,可能是委屈哭了,但非如此可能也不会与啦啦队员有一段关系,也许也会五味陈杂。这一场景既有情绪的内在连续性又有一种画面和情感的对位反差,并非出于讽刺。
5楼从伊战归来的战争英雄们参与到橄榄球赛中场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现实生活、回忆战争与家庭来回穿插;60帧的画面总是让人出戏,尤其是前半段,经常就过于聚焦画面而忽视了剧情本身,很多画面给人看剧的感觉,同时又让人身临其境,中场秀那段最震撼,随着故事的发展以及对画面的适应,又逐步将注意力回归到影片本身;影片对于战争的思考也值得深思,不经历战争的可怕,永远不能知道战争有多残酷,不过比战争更可怕的是人心;不得不说,李安做出了一次很大胆的尝试。
6楼不知道是自己还是电影的原因,普通版最开始的画面看的有些晕。还有一上来就基本把背景和人物基本全交代了,以至于我到影片结束还不能分清每个士兵。主题是对战争的从一个士兵的角度的思考,不同于一般战争片的惊心动魄酣畅淋漓,这部电影更现实更细腻,更有关于普通人,带来一种别样的触动。然而电影中主角外的人物刻画有些随意,以至于我对他们缺少印象和好感。(毕竟要在美国上映所以电影也不好谈论太多政治,但还是成功使我更厌恶战争。)
Copyright 2012-2018 By 影视岛 All Right Reserved www.y4dao.com.